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2016连接器市场发展四大看点

发表时间:2016-1-26    浏览次数:3342
 说到2016年,“连接”将是一个重要词汇。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抑或是我们常提起的“互联网+”和“物联网”,所希望实现的都是设备和设备的连接,设备和人的连接,以及人和数据的连接,而一切都需要靠连接器来发挥巨大的作用。
  看过来!2016连接器市场发展四大看点
  连接器,作为电流或信号连接的关键元件,也是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到飞机、火箭,小到手机、电视,连接器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电路或其他部件之间架起桥梁,承担着电流或信号连接的作用。连接器行业的销售在2014年增至529亿美元,2015年从各大行业机构的预测来看仍然趋向乐观。从2016 连接器的发展趋势来看,哪些方面值得关注且特别有看头呢?
  汽车新能源与电子化推动汽车连接器的需求增长
  随着特斯拉等电动汽车的持续走俏,互联网企业集体涌入,新技术对于传统汽车行业的冲击正在加速汽车业的变革,现在汽车已经不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当环保节能和娱乐智能这些新鲜词汇与汽车相结合,也间接帮助连接器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产业虽历经波折但依旧是大势所趋!不过,传统的连接器设备难以满足其大电流、高电压的要求,所以连接器厂商也都在布局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功率连接产品,以全球排名第一的TE Connectivity公司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MSD高压维修开关、HVP800高压大电流的连接器方案(250A)和EVC Contactors高压接触器等。汽车行业的新需求,正在给传统的连接器厂商带来更加严苛的要求,但也正是这些全新的动力将刺激汽车连接器市场在未来持续走高。
  更别忘了,汽车市场的另外一个前沿热门技术——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此前TE Connectivity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Rob Shaddock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无人驾驶的实现至少需要5年时间。但TE以及更多连接器厂商已经在和众多智能汽车制造商展开深度合作,毕竟当一个全新的行业热点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时,谁都不想错失先机,汽车连接器市场的未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物联网可穿戴会是连接器下一个增长点
  根据Gartner预测,相比2014年,2015年全球互联设备将达到49亿台,增长30%,到2020年这个规模将增长5倍,也就是250亿台。物联网设备成为商业发展主要驱动力,将影响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产业。如果说物联网的形成速度可以由独立的市场研究表现出来,那么这一趋势将得到全新的刺激并获得进一步的关注。物联网也称为万物互联,与之对应的连接器毫无疑问会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然,就目前来看物联网仍然是一个较宏观的概念,而具体到连接器市场,我们会发现这一创新仍将继续受微型化的需求、高度的片上功能集成以及针对超低功率 (ULP) 操作而设计的系统的推动。这一趋势在可穿戴设备上表现得尤为显著。而当今全球的电子元件制造商正尝试在“可穿戴”设备中竞争出一席之地,在这方面微型化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先级。对紧凑式低功率设备的需求现已拓展到电子行业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妨拿在可穿戴领域最早也是技术最为前沿的医疗领域为例,已经拓展至新一代的便携式医疗器械,国际领先的企业Molex很早就开始布局这一方面。
  智能工厂、机器人会让2016年工业连接器实现井喷?
  别看连接器虽然小巧,但连接器行业的发展水平,往往与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紧密相关。象征优质、高效和创新的“德国制造”,被全世界所认可与赞扬。与整体工业水平相同,德国连接器行业发展水平也非常高,在德国电子电气工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与此同时,被视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中国制造 2025》,自提出以来,就备受社会关注。“中国智造”的概念也持续升温,制造强国的远大目标同样令人期待。
  看过来!2016连接器市场发展四大看点
  智能工厂对于自动化的要求,必将使工业机器人在未来发挥更多用途。而作为提供机器人内部连接,与传感解决方案的连接器厂商自然不可能错过这个大有前途的朝阳领域。机器人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用于机械臂的局部连接和完整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连接器解决方案也正在引起越多越人的兴趣。虽然连接器只是智能控制过程中的一个小部件,但这却是保障整体品质、实现智能的地基部分。
  由于工业机器人很多的工作环境属于高危作业,手臂关节必须适应复杂性和精密度日益增加的生产要求,传统的电缆连接已经不再能够满足这项要求,这对于连接部件提出了更多的连接要求。比如,在许多操作环境下,我们无法给机器人连线,只能通过无线连接,将信号指令传递给机器人。这种非接触式连接产品必须要集成非接触式电源和高频技术,在几乎任何环境中无需实际接触便能可靠传送电源、信号和数据,很显然相较于传统连接方式,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必然会对于连接器领域带来巨大的改变,而这种新的发展也将反哺连接器的其它领域,将会给整个连接器件带来革命性的进步前景。